我的CPE网络系统建设之路
原标题:甚是曲折——我的CPE网络系统建设之路
去掉前缀是我觉得写下来好像没那么曲折了(
在数字时代的校园生活中,"自由网络"对我而言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接入自由,而是一种更具创造力的网络架构自主权。经历了两年宿舍生活和长达五百余日的校园宽带使用后,这个新学期我决定开启一场别样的技术实践——通过手工搭建CPE(移动网络接入设备)的方式重构网络接入方案。
这个看似极客范儿十足的尝试,实则是对传统上网方式的一次解构与重构,在千兆光纤的物理链路之外,亲手编织属于个人的网络拓扑结构。
有想过买成品大厂CPE,可惜实在是太贵了
想法的产生
时序踏入二月门槛,中国广电的促销短信不期而至,"多用多送"的梯度赠送机制在屏幕上跃动。凝视着那张拥有500GB豪奢配值的惠民卡,再反观手机每月仅70GB的贫瘠消耗数据
,一个反向工程的构想骤然点亮——何不将这张"流量巨兽"驯化为桌面互联网的动脉?通过CPE设备搭建蜂窝数据直连通道,让冗余的移动网络穿透终端壁垒,在Wi-Fi频谱上重构出专属的流量灌溉系统。这不仅是简单的设备桥接,更是一场对运营商"资源诅咒"的技术反叛:用协议破解打破消费主义预设的流量囚笼。
当时走了广电的空子,我在“学习强国”平台购入福兔卡一张,这张卡充100元会送50元和192Gb流量,月费19元。次月,我听闻修改惠民卡能叠加使用福兔卡的流量包,于是加上结转流量(192G+结转)和惠民卡套餐流量(100G+结转),来到了每个月最高500G的超大流量。
手机端移动网络共享,不是更方便吗?
是的,移动网络共享是挺方便的一个功能。但是,由于目前5G手机高负载情况下仍然会导致SOC发热异常,散热问题得不到解决,稳定性会大大降低,延迟会大幅增高
。
我有试过用Oneplus 12R+5G流量通过有线共享至电脑,由于12R只有USB2.0速率,最大带宽突破不了300M
,延迟由于发热
,测速节点达到了72ms,Minecraft服务器延时90+,基本到了一个没法玩的程度。
付诸于实践
我选购了CMCC-RAX3000M路由器普通版+FM350GL广和通5G模块的组合。
其实只要有USB3+OpenWrt就能组成
小插曲
我两个设备的购买时间皆为2月2日,路由器隔了两天到了手,但5G模块不知为何卖家一拖再拖,拖到2月18日也不给我安排发货。于是我忍无可忍,退了款从其它商户购买了成品5G模块
。
在此我要严厉批评那位商家,引用倒数第三段
艰辛的过程
路由器是我最先到手的设备。到手后,由于缺乏基本的OpenWRT编译经验,吃到了不少苦头
。
诸如编译完成后无法识别USB——USB驱动没装;
能识别USB但无法进行挂载——TEMP分区写满;
安装拨号插件但无法正常加载——使用了不兼容平台之插件;
能识别到模块但识别不到5G——使用了4G版拨号插件;
iPv6不分配下游——错误使用了委托iPv6前缀;
凌乱的布线
简洁的内在
也就那样的速度
评价
如果基站偏远,不推荐这个组合,因为信号差的时候,CPE接入再多天线也无济于事
。
如果大学宿舍校园网管制比较严重但5G信号依旧不强,可以考虑4G的CPE,价格会便宜很多
。